1971年,摩洛哥发生兵变,叛军包围外交会场,对着人群疯狂扫射,各国大使相继殒命,中国大使却毫发未伤,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1971年7月10日,在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42岁生日和即位10周年之际,一支全副武装的叛军攻入了距离摩洛哥首都拉巴特30公里的斯赫拉特宫。出席宴会的有一千多人,包括各国大使、摩洛哥王室成员、文武部长以及各界知名人士。武装团体不等在场的人作出反应就冲进了宫殿。他们突然举起机关枪,向人群猛烈扫射。这时张伟烈大使正在和摩洛哥的工作人员在办公厅中交谈,他一听到枪响,就敏锐地意识到不对劲。张伟烈是一个很早就参加革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在战斗前线的悍将。因为建国后人才奇缺,他在1956年被调入外交部,曾在驻苏大使馆任政务参赞。1960年到1971年任伊拉克大使,其后任摩洛哥大使。他相貌英俊、风度翩翩,在外交场合有礼有节、应付自如,没人能想到,他曾经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兵。张伟烈在看到士兵端起机枪的瞬间,本能地一把拉住翻译聂炳杰,迅速趴到地上,子弹猛烈地射向人群,刚才还在和他们聊天的工作人员瞬间倒在了血泊中。沙特大使也瞬间中弹倒在地上,从他们身边跑过去的比利时大使,才跑了两步被就子弹击中倒在了地上。他根据在战争中锻炼出来对危险的预判,采取了最正确的应对方式,第一时间迅速卧倒,这让张伟烈和聂兵杰躲过了叛军的第一轮袭击。张伟利安慰着小聂,两个人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突然的袭击使现场陷入混乱。有些人四处奔跑,躲在人群的后面,有些人向大门口狂奔,却被射倒在地上,子弹在堆积的尸体上飞来飞去。“留在大厅里是非常危险的”,张伟利敏锐地意识到。由于失控的武装人员可能会有更疯狂的行为,他必须尽快离开这个房间。于是他迅速而果断地拖着小聂,借着人堆的掩护逃离了大厅,这时枪声逐渐小了下来。他们看到,哗变者已经包围了整个海滩,并准备跑到公路上阻止所有人逃离。远处士兵们再次举起枪,向人群猛烈开火,以威慑逃窜的人群。张伟烈再次拉着聂炳杰卧倒在沙滩上。子弹飞得到处都是,火药味弥漫在空气中,枪声不断响起,人群中不停地传来尖叫,任凭血液混着泥沙溅满他们的身体,张伟烈也并不惊慌,只是一动不动地躺着。叛乱分子看到外面已经没有了动静,就停止了射击,依靠着张伟烈的非凡观察力和对危险的预估,两人得以安全逃生。事实上,这次经历比起张伟烈曾经在战场上遇到过的战争场面的战斗强度,简直是小儿科。张伟烈也来不及过多考虑自己的安全,他现在只担心如何尽快向国家报告情况,让国家外交部能尽快对事件作出反应。然而,在逃离的路上他们被士兵看到,士兵拿着枪,指着他们,最终迫使他们又一次回到那个血腥的大厅。不幸的是,张伟烈在这个塞着足足两千人的拥挤大厅中与小聂走失了。此时叛军在大厅中宣布,废除哈桑二世的王位,由救国委员会统治摩洛哥。随后,叛军首领命令城里的部队攻击重要目标,以完全控制首都,并处决了一批哈桑二世的亲信与忠臣。这时戏剧性的一幕突然出现,因为士兵过于紧张一不小心走了火,士兵的步枪正好击中叛军首领,场面一下子变得十分混乱。哈桑二世的部下迅速调来部队,说服大厅内的叛军士兵们交出武器,最终和平地结束了兵变。在人群的掩护下,张伟烈趁机溜出了大厅。叛军此时还在大街上与部队激战,形势非常危急。张伟烈在与聂炳杰会面后,找到了一直在焦急寻找他们的司机小乔。此时,张伟力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当机立断,下令开车前往中国大使馆。司机一路绕开交战的区域,冲破枪林弹雨,最终几个人在没有的受伤情况下返回了大使馆,并通过大使馆从摩洛哥向中国发出了一条信息。正是张伟烈的紧急通报,我国外交部才能及时部署在摩洛哥的外交撤侨政策,以保护我国海外人民的安全。这一次险情表明在外交场上也存在着不可预测性。曾经参与的多年战争让张伟烈大使养成了冷静沉着的性格,并能迅速灵活地根据局势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正是具备了这些,他才能逃脱危险。可见,经受过战争考验的人在危急情况中,绝不是没打过仗的人所能比拟的。后来张伟烈因表现出色,被派往蒙古和泰国担任大使。从一名身经百战的优秀军人,逐渐发展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致敬这些军人们!他们的勇气与气魄,是我们国家的国魂,奠定了我们今日的繁荣与未来的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