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在印尼开幕的G20峰会,这段时间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由于乌克兰战争的爆发,使得今年的大会议题,几乎都围绕着俄乌冲突所造成的外溢效应展开,而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而言,这场会议无疑是攻击俄罗斯的最佳场所。
据媒体报道,英国首相府日前扬言,如果普京出席G20峰会,那么该国首相苏纳克将当面与他“对抗”。不过,当外媒询问苏纳克的发言人,俄英两国领导人是否会在峰会上交谈时,发言人却对此避而不谈。
由此可见,如果有机会的话,苏纳克还是想和普京当面聊一聊的,毕竟俄乌冲突已进入僵持阶段,只有多沟通才能促进双方谈判。
当然了,不管苏纳克的真实想法如何,他到时候能不能在G20会场见到普京,恐怕都得打上个问号。有消息透露,普京本人可能不会亲自前往,而是以视频形式出席。
俄媒则声称,莫斯科方面已计划让俄外长拉夫罗夫,代替普京参加今年的G20峰会。不过,虽然眼下各方的消息很多,克里姆林宫却始终没有给出明确回答,因此只要不到最后一刻,普京都有现身的可能。
之所以搞得如此纠结,是因为普京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如果他出席会议,结果却一无所获,反而还在现场遭到西方国家围攻,那么肯定没啥好去的,反之,若能对俄乌冲突起到正面作用,当然有参加的必要。
另外,西方媒体持续报道此事,其实也没安什么好心,他们无非是想利用国际场合炒作俄乌冲突,然后趁机添油加醋地抹黑俄罗斯的形象,进而吸引更多国家加入反俄阵营。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美欧联手对俄发起经济制裁,结果半年时间过去,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至于原因,是因为愿意追随西方制裁的国家数量有限,几乎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参与。
这使得美欧呼吁限制俄罗斯出口能源后,后者的石油天然气,依旧能在国际市场上大卖。所以,美国及其盟友,才会试图利用每一个国际场合,邀请泽连斯基发表视频讲话,以营造出“挺乌反俄”政治氛围。
但是,国际关系更多时候考虑的是现实利益,而不是被西方天天挂在嘴巴上的“价值观”,以及错误扭曲的意识形态。尤其是美国用贼喊捉贼的方式,挑起这场本不应该发生的战争,并在随后的过程中,一次次颠覆自己亲手建立的国际秩序时,各国自然会敬而远之。
需要说明的是,俄乌冲突产生的负面效应,已经深深影响了西方社会,能源危机叠加通货膨胀带来的冲击,对西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伤害。
因此,苏纳克作为新晋首相,他在媒体面前高调宣传自己要“对抗普京”,本质上是为了将英国民众的注意力,从糟糕的经济状况转移到外交事务上来。
毕竟特拉斯45天辞职的阴影,依旧在伦敦上空笼罩,苏纳克实在不希望步她的后尘。只是这种不脚踏实地处理经济问题,反而靠外交作秀的方式给自己加分的方式,到底能有多少效果,恐怕需要打上个大大的问号。
据路透社报道,苏纳克的盟友,不管部国务大臣威廉姆森已经递交辞呈,这也是苏纳克上台以来,首位辞职的内阁成员。更糟糕的是,有30万英国护士计划罢工,近50万人在线请愿,希望立即举行大选,这些都是足以迫使苏纳克下台的危机。
而可以预见的是,只要俄乌冲突持续进行,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此类困境,今年冬天大家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