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翻新胶 http://www.dalugongyingshang.com
法卡山,位于广西凭祥市上石镇板旺村中越边境26号界碑处,是中越两国之间的一座界山,由北向南分为5个高地,海拔511.3米的3号高地是主峰,是一个横跨两国边境线的骑线制高点。1号、2号高地在主峰以北,属于中国;4号、5号高地在主峰以南,属于越南。
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结束之后,不甘心失败的越军于1980年1月越过边境线,侵占了整个法卡山主峰,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开枪开炮,并派遣特工人员渗透、袭扰和破坏我国边境前沿哨所阵地。截至1981年4月止,越南军警特工制造各种挑衅活动39起,枪杀我边民,破坏我民房,发射枪弹2300余发,严重威胁了我国边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1981年4月19日,广州军区根据军委指示,决定拔除法卡山越军据点并组织坚守防御。广西军区决定由边防3师9团2营4连担任主攻任务。5连和6连为预备队。5月5日凌晨6时55分,4连在炮火支援下攻占了法卡山,尔后就地转入坚守防御。截至6月30日,9团先后打退了越军从加强连到团规模的几十次反扑,其中最为激烈的战斗有四次,分别发生在5月10日、16日、19日和6月7日。部队经历了拔除据点、坚守防御、打敌反扑、炮击作战和反特工袭扰五种作战形式。
在越军的战史资料中,他们对法卡山战斗进行了如下记载。
400高地(越方对法卡山的称呼)位于谅山省高禄县清螺乡,属于337师防区。1979年3月中旬中国军队撤出越南之后,337师占领了400高地。337师过去隶属于第四军区,1979年2月从义安省紧急调往谅山参加北部边境保卫战,行程400公里。部队一边行进,一边补充兵员,于2月25日投入战斗。337师抵达谅山之后,部署在奇穷河和庆溪桥一带,阻击中国军队从左翼对谅山实施合围。因为作战顽强,该师被国防部命名为庆溪师。
1981年5月5日凌晨3时,中国军队开始对谅山省高禄县清螺乡的纳沙、拉类、班乐等地区进行狂轰滥炸,接着120迫击炮炮击405高地、400高地、300高地、无名高地、棍发、512高地、325高地等目标。5时,中国军队出动1个连的兵力,分成三个方向攻打400高地的1号、2号、3号山包(即我方标注的3号、4号、5号阵地)。高地失守之后,越军发起反击试图夺回阵地,但是战斗受挫。从此,激烈的战斗一个跟着一个。
越军参战部队有337师52团(欠4营)和炮兵108团、特工198团20营、3辆坦克和14军炮兵群。在5月5日的第一次战斗中,中国军队占领了400高地。面对中国加强军事活动的形势,越军提出“巩固防御、全线掌控”的主张。为了守好防线,第一军区司令部命令337师,采取各种方式夺回400高地属于越南领土的部分以及1号山包。
为了执行第一军区司令部的命令,337师对重新攻占400高地进行了战前准备。1981年5月16日凌晨2时10分,越军进行了约1个小时的炮击,随即步兵发起进攻。天刚亮时,部队就已经完全控制了400高地。
中国军队很快发起反击,面对中国军队的优势兵力和猛烈火力,越军198团特工20营、52团6营9连、10连和11连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由于兵力悬殊,中国军队兵力数倍于越方,又得到连续不断的炮火支援,因此又夺回了该阵地。这次战斗标志着整个越中边境在经过短暂沉寂后又开始紧张起来。经过34天连续战斗(1981年5月5日至6月7日),双方在400高地的战斗呈现出拉锯态势。
6月10日,337师接到第一军区司令部的命令,决定暂时停止攻击,转入积极防御。中国军队虽然占领了400高地,但也碰到不少困难:士兵疲乏,后方运输线路长,补给困难,再加上400高地之间的山包相对独立,坡度大等,导致相互支援受到很大限制。
1980年1月,337师52团占领400高地,并将部分阵地推进到了中国境内。5月5日,中国广西边防部队3师攻占了这一高地。越方出动337师52团和198特工团、工兵514旅以及重炮、160迫击炮、坦克进行反击。战斗进入白热化,双方对高地进行反复争夺,但是越方的反击均未能奏效,战斗从5月5日打到6月30日,越方付出惨重代价,共阵亡705人,伤513人,还损失了坦克2辆、运输车14辆以及火炮若干门。
3师也有部分部队参加了400高地战斗,但是赫赫有名的金星3师也未能攻占400高地。3师2团通信连排长阮孟熊回忆,400高地战斗是由14军军长黄丹少将亲自指挥的,参加过抗美救国战争的老将军、老兵在第一线,对部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舞。中国军队最大的优势是炮兵火力猛烈,但是从步兵军事素质来看,中国军队和越南军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52团5营副营长范文政回忆,5月16日那次进攻,我们的炮击十分猛烈,6营很快就冲上去了,没有碰到什么抵抗。把山头搜索了一遍之后,进攻部队就向师部报告说完成了任务。此时阵地突然遭到中国炮兵的反击,战士们本能地纷纷跳进战壕来躲避炮弹,但是跳进战壕里才知道里面埋有大量地雷,结果不断有人碰到地雷,部队伤亡惨重。看到有人跳进战壕里触雷,其他的人都不敢往下跳,结果又有不少人在战壕外面被炮弹给炸飞了。
被逼无奈之下,活下来的人也只有选择已经有地雷爆炸过的地方跳下去(还有伤员在挣扎)。经过几分钟的炮击,战壕坑道里的敌人打开盖子冲了出来,用冲锋枪和轻机枪对隐蔽在战壕里的越军士兵进行扫射,致使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此次战斗,阵亡了300余人,只有极少数士兵逃了回来。
(越军的这次惨重损失,在我军的战史资料中有如下记载:根据防御部队反映,敌人大部分被炮火击毙,死尸遍地,仅4号高地和5号高地之间的鞍部和5号高地东南150米处的洼地,就有尸体近300具。)
6营参战老兵阮明德认为,军队高官死抱着“寸土不让”的观念,毫不考虑中国军队的猛烈炮火,要求一旦阵地丢失,就要立即组织部队去夺回来。由于他们认识上的错误,致使很多官兵牺牲,因此用败军之将来形容他们是恰当的。
7月24日,广州军区发布命令,授予法卡山战斗5个英雄模范单位和6名个人以荣誉称号。
5连为坚守英雄连,4连1排为能攻善守英雄排,6连1排为勇猛突击英雄排,机炮连3排为英雄机枪排,师炮兵团3连为英雄炮兵连。
6连连长梁天惠、4连副班长李怀琼为战斗英雄,5连9班战士袁焕高为孤胆英雄,特务连战士莫金华烈士为排雷英雄,通信连战士潘宜烈士为英雄电话兵,7团侦察队指导员邢玉海为阵地模范指导员。
9月21日,军委发布命令,授予3师9团2营以法卡山英雄营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