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的一份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流出,涉事企业个人所得税被全面税务稽查,信息量超大!老板和会计们注意了,2022年这些行为千万不要再有了!
个人所得税被全面税务稽查!
2022年工资稽查重点,
6种“避税”方法行不通了!
1.虚开发票抵扣
有些公司自认为很聪明,为了“避税”将工资拆分,一部分通过公户发放,一部分需要员工找票来发工资,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企业费用异常,那时不想引起税务局的注意都难。
2.冒用他人信息虚列工资
之前企业冒用他人身份来虚列工资,税务局或许很难稽查到;但实行新个税汇算清缴以后,一人一个税号,企业再想冒用他人信息虚列工资,可要小心了!
3.大量员工零申报
注意,大量员工长期工资在3500元或5000元的,风险巨大,将面临个税稽查。
4.故意不用公司银行账户发工资
有些企业,工资全部或部分通过现金发放,虽说没有明文规定,工资不能使用现金发放,但一旦被查,这将是税务局稽查的重点。
5.补贴未申报个税
有些企业未将话补、餐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等列入工资申报个税,造成偷税。
注意:如果是符合规定的误餐补助,不用缴纳个税。
一些公司明明支付的是劳务费,却因为无法取得发票,而变成工资发放。
2022年税务这样查企业
根据企业情况,稽查人员针对企业账簿中的工资费用项目,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实施核查:
1.审核工资支出凭证
检查企业的人员花名册、考勤表、工资明细账和计算表,审核工资发放凭证与银行代发工资卡等凭证资料的数据是否对应无差异。
2.核查员工人数、薪酬标准是否存在异常
稽查人员分析企业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生产规模,核实从业职工人数和薪酬标准,重点核实月工资额低于5000元的人数占比情况。
3.检查“账实”差异
审查分析企业“应付职工薪酬”账户与实付工资总额是否对应,核对各种津贴、补贴、奖金的发放是否正确。检查“应付福利费”账户支出情况,核实企业通过该账户发放现金和实物的具体情况,看是否代扣代缴个税。
4.金三、社保系统联合进行数据分析
利用金税三期系统和社保系统,核查工资表中人员与企业缴纳社保人员在数量上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并对企业申报个人所得税人员的比例和收入情况实施核查。
注意了,9类风险点不想被罚
赶紧对照自查!
为啥税务局一查工资就会有问题?请对照自查一下,企业是否存在以下9类风险点。
1.工资个税计算是否正确
2.人员是否真实
3.工资是否合理
4.是否申报了个税
5.是否存在两处以上所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707号)第二十五条规定:“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情形包括:
(一)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申报纳税。
6.是否存在已经离职人员未删除信息
7.适用税目是否正确
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在计算个税时是否故意把“工资薪金”项目转换为“偶然所得”“其他所得”等,把高税率项目转为低税率项目,造成少申报个税。
8.年终奖计税方法是否正确
根据财税[2018]164号,居民个人取得符合规定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可单独计算纳税,也可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注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9.免税所得是否合法
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是不懂政策,一边在偷逃税,一边还在多交税,不该交的税一直在交,不仅没有达到避税的目的,反而让企业的风险越来越大。
给会计的9个提醒,一定要重视
1.财务不要参与买票、卖票,对于不听劝阻的老板,趁早辞职。
2.及时更新报税信息
当员工离职时,应尽快删除个税申报系统中的员工信息或及时改为“非正常”状态。避免出现两处以上工资薪金所得,导致员工必须到税局大厅自行申报个税。
3.会计离职要及时办理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变更手续。
4.切记不要设置“两套账”“多套账”
5.千万不要用个人卡收款付款,大额交易的个人卡已经被重点监控,私设小金库相当危险。
6.公司的会计凭证、账本等不要随意销毁。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凭证账本的保存年限由原来15年延长到30年。
7.关注财税最新政策及税务局最新通知。
8.企业停止经营,要及时办理正常注销手续。
9.注意企业的注册地址与实际经营地址要保持一致,否则税务查到可能会被认定“非正常”从而受到影响。
来源: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