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疫情得控有望加速经济回暖 磷矿石、醋酸价格高涨 纯碱继续去库

cdn https://www.duotuyun.com

  投资要点

  本周观点

  安环收紧+资源开采受限,后续增产难度较大,磷矿石供需趋紧持续。2017 年至今因安全环保和资源枯竭等原因行业内大量磷矿关停,磷矿产能大量退出。今年以来,随着国内安环要求收紧,磷矿平均开工率不满50%。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贵州、湖北等地区控制磷矿外销,同时主流磷矿企业保障自身生产暂停外售,加剧行业内磷矿供给不足。国内磷肥价格较高,同时磷肥企业存获取海外高额订单的预期,支撑磷肥企业开工率处于较为高位,对磷矿石的需求较好。此外,下游磷酸铁产能逐步释放,为高品位磷矿石带来需求增量。长期来看,新磷矿开采手续繁杂,后续磷矿产能预计增量有限,而下游磷肥刚需支撑,磷矿石或维持高景气水平。建议关注:云天化、川恒股份、兴发集团等。

  国家统计局公布5 月制造业PMI,制造业迎回暖。5 月中国制造业PMI 为49.6%(月环比+2.2pcts),虽然继续低于临界点,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改善。(1)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7%和48.2%(月环比分别+5.3pcts 和+5.6pcts),表明制造业产需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恢复动力仍有待增强。(2)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6.2%和45.1%(月环比分别+4.6pcts 和+2.2pcts),随着疫情有所缓解,进出口环比较4 月有所修复,但仍大幅低于临界点。

  (3)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5.8%和49.5%(月环比分别-8.4pcts 和-4.9pcts),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涨幅收窄,但仍处较高水平。(4)大、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为51.0%、49.4%和46.7%(月环比分别+2.9pcts、+1.9pcts 和+1.1pcts),各类企业景气水平均有所改善,其中大型企业产需好于制造业总体,重回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仍低于临界点。

  疫情得控,纯碱等化工品有望维持景气。6 月1 日起,上海进入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随着疫情得控、封锁措施解除,预计化工品下游需求将迎复苏。当前国内“稳增长”政策频出,包括5 年期以上LPR 下降15BP、个人首套住房商贷利率下限调降20BP 等,结合前期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政策端持续释放稳增长信号。我们认为,化工品作为宏观经济重要中上游环节,需求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大,预计在“经济稳增长”背景下,相关产业链需求不悲观。部分2020 年以来供需持续趋紧的化工品有望维持2021 年以来的行业高景气度。建议关注:纯碱、TDI 等,相关标的:万华化学、远兴能源、山东海化、中盐化工、沧州大化等。

  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本周CCPI 较上周上涨0.3%,较上月同期上涨2.7%,年内涨幅为15.4%,较去年同期上涨19.7%。

  本周涨幅较大的产品:磷矿石(30%,贵州),+15.9%;氯化钾(60%粉,青海),+11.4%;美国柴油(纽约),+9.2%;丁酮(华东),+9.1%;美国87#汽油,+8.3%。

  本周跌幅较大的产品:英国NBP 现货,-30.7%;原盐(山东),-11.4%;二甲基环硅氧烷(DMC)(华东),-8.3%;聚合MDI(进口外盘),-7.1%;碳酸亚乙烯酯(VC),-6.9%。

  聚氨酯:新增产能有限,MDI供需有望维持紧平衡。展望后续,当前供给端除万华化学之外几乎无大规模的新产能规划,且由于新产能主要集中在万华化学手中,行业较好的竞争格局有望保持稳定。需求方面,当前MDI 下游维持平稳,中长期看MDI 下游需求保持稳定增速。综合来看,MDI 供需格局将维持紧平衡,而供需趋紧下价格有望维持高位。重点推荐万华化学。

  煤化工:从最新产品-原料价差来看,煤化工部分产品下游供需仍较紧张,产品价差位于较高位置,如DMF、醋酸、尿素等产品与原材料(烟煤)价差处61.5%、46.2%和94.4%的历史分位,盈利处于较高水平。

  建议关注国内煤化工龙头企业华鲁恒升。

  农药/化肥:农药、化肥等农资需求仍好,根据USDA 预测,全球大宗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将提升,2022 年全球农化景气周期有望持续,农化产品将受益海外需求增长。磷肥方面,当前原材料磷矿石价格上涨,磷矿-磷肥一体化企业受益;磷肥农需旺季后有望增加出口,获出口的企业有望受益。磷肥建议关注云天化、兴发集团、川金诺。农药方面,截至5 月29 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为159.87,周环比下降1.74 个点。

  农药建议关注扬农化工、联化科技、利尔化学、广信股份。

  化纤:以涤纶长丝POY 为例,当前价格/价差分别处31.6%和10.0%的历史分位,未来随着疫情缓解,化纤下游纺服需求继续修复,有望进一步加速产品价格与价差的修复。建议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

  高分子抗老化助剂:根据表面活性剂发展中心,巴斯夫助剂产品4 月1日起价格上调,其中包括Iraganox系列、Irgafos系列抗氧剂,Tinuvin 系列紫外线吸收剂,上涨幅度15%。调价函表示此次涨价主要系原材料短缺和国际物流阻滞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当前俄乌局势导致能源、原材料以及物流成本的进一步上升,预计会影响助剂产品的全球市场价格和供应稳定性。建议关注:利安隆。

  新材料:锂电材料:汽车电动化趋势已成,动力电池材料有望迎来需求爆发。光伏材料:十四五规划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进一步提升,下游光伏装机或迎增长,驱动光伏新材料需求。风电材料:大型风光基地项目持续推进,海上风电高速发展,叶片材料迎来革新机遇。半导体材料:国内晶圆厂扩产拉动材料需求,高端光刻胶、CMP 抛光垫等对外依存度高,贸易不确定性和产业升级加速国产化。胶膜材料:中国高端制造崛起亟须国产胶膜材料配套,OCA 光学级、MLCC 离型膜正处于国产化从0 到1 的阶段。尾气催化材料:“国六”排放标准分阶段执行,沸石、蜂窝陶瓷等相关产品有望持续放量。关注动力电池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新宙邦,正极材料龙头当升科技,光伏胶膜全球龙头福斯特,积极布局半导体材料的化工新材料原创技术平台昊华科技,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光刻胶龙头彤程新材,贯通芯片制造、封装的电子材料平台型公司雅克科技,催化材料领先企业国瓷材料、万润股份,风电叶片固化剂细分领域龙头阿科力、濮阳惠成。

  万华化学等厂商发布6 月MDI 挂牌价。本周万华化学、亨斯曼、巴斯夫公布6 月中国地区MDI 挂牌价。万华化学聚合MDI 市场挂牌价19800元/吨(环比-2000 元/吨);纯MDI 挂牌价22800 元/吨(环比-2000 元/吨)。根据百川与隆众资讯,万华化学5 月份聚合MDI 结算价17600 元/吨(桶装承兑,环比-1200 元/吨);上海亨斯迈2022 年6 月聚合MDI对分销市场挂牌价格为20000 元/吨(环比-2000 元/吨),5 月结算价为17500 元/吨(环比-1100 元/吨);上海巴斯夫2022 年6 月聚合MDI 挂牌价20000 元/吨(环比-2000 元/吨)。市场价方面,本周聚合MDI(华东)和纯MDI(华东)价格分别为17200 元/吨(环比持平)和20400 元/吨(环比-1.2%),华东MDI 综合价差(至纯苯)小幅收窄0.8%至12022 元/吨。

  磷矿行业环保安全检查持续影响供给,下游采购大幅推涨价格。供给方面,安全检查持续影响磷矿企业开工,行业供给量减少。因限产政策频出,主流磷矿企业均以下游磷化工产品自用为主,暂停外售,同时磷矿主产地湖北、贵州为保障本省生产,暂停向省外销售磷矿石,导致磷矿石行业供给紧张进一步加剧。需求方面,下游海内外的磷肥需求平稳,对磷矿石刚需采购,同时磷肥出口存预期,磷肥企业开工稳定。本周磷矿石(30%,贵州)价格上涨15.9%至950 元/吨。海外磷矿石(68%-70%,印度CFR)价格为284 美元/吨,较上周持平。

  装置检修与不可抗力影响持续发酵,醋酸价格继续走高。根据百川资讯,供应方面,本周西北地区和河南地区主流厂家装置故障短停,山东兖矿、江苏索普、南京塞拉尼斯装置继续检修,行业开工率大幅下滑12.06pcts 至61.98%,市场供应量收缩。此外,国内老装置较多,存故障频发的可能。海外方面,美国三家主流生产装置均因不可抗力停车(合计产能预计超270 万吨,占比全球产能约15%),欧美地区出口需求或将增加。需求方面,醋酸酯类、醋酸乙烯、PTA 开工小幅波动,整体来看下游需求偏弱。2022 年以来,由于醋酸新产能投产叠加需求下滑导致供给过剩,醋酸库存于4 月中旬达到近三年内新高,但随着4 月下旬以来,国内醋酸装置集中检修与海外装置发生不可抗力,醋酸供给持续趋紧,库存快速下降,价格持续反弹。本周醋酸(华东)价格继续上涨1.9%至5350 元/吨;醋酸-甲醇价差继续增厚2.8%至3796 元/吨。

  供需持续向好,纯碱库存继续去化,后续检修企业较多,供给或迎收缩。根据隆众资讯,供给端,本周山东海天短停、青海五彩设备问题降负荷,个别企业负荷提升至正常水平,周内纯碱整体开工率88.66%,环比下调1.40pcts;后续多个企业有检修计划,预期开工呈现下降趋势。

  本周国内纯碱厂家库存继续去化,为49.60 万吨,环比减少8.53 万吨,降幅14.67%,目前厂库和下游玻璃厂原材料库存均处于较低水平。需求端,目前纯碱下游浮法玻璃需求较弱,库存累积,对纯碱维持刚需采购。但由于整体供需紧张,当前纯碱企业订单充足,普遍到本月中下旬。

  本周纯碱(轻质,华东)与纯碱(重质,华东)价格分别维持2950 元/吨与3050元/吨,重质纯碱氨碱法与联碱法价差分别为1762 元/吨和2590 元/吨,环比分别增厚3.5%与1.9%。

  己内酰胺与尼龙6 价格走高。根据百川资讯,供给方面,本周己内酰胺市场整体开工水平有所下滑,山东、福建等厂家停车检修,除此仍有部分厂家装置暂未开满,整体开工率为69.21%,环比下降6.36%,市场供应缩减。需求方面,终端尼龙6 下游市场需求略有好转。成本方面,原材料纯苯价格上涨支撑成本,同时己内酰胺价格上涨支撑尼龙6 成本,本周己内酰胺与尼龙6 价格走高,己内酰胺(华东)价格上涨2.0%至15400 元/吨,尼龙6(高速纺半光)价格上涨3.7%至16900 元/吨;价差方面,己内酰胺HPO 法价差增厚1.1%至5603 元/吨,尼龙6-己内酰胺价差增厚28.3%至1346 元/吨。

  海外主流供应商检修,氯氰菊酯价格上涨。供给方面,国内主要厂家低负荷开工,海外印度主流生产企业检修,供应量下降。需求方面,下游供应商采购量稳定,新订单稳定推进。上游方面,醛醚价格维持高位。

  支撑氯氰菊酯成本。本周氯氰菊酯(江苏扬农)价格上涨3.5%至88000 元/吨。

  出口订单提振,碳铵价格上涨。供给方面,碳铵行业开工率下降,根据百川资讯,宁夏兴尔泰继续停车,河北辛集九元因故障停车。需求方面,华东地区农需提升,下游复合肥工厂积极采购生产。部分碳铵企业手持东南亚的出口订单,企业库存低位,供需趋紧推涨价格。本周碳铵(山西)价格上涨4.0%至1040 元/吨。

  盐湖集团上调6 月官方氯化钾出厂价格。盐湖集团价格六月官方报价价格上调,上调幅度在500 元,基准产品60%粉晶出厂价4480 元/吨,到站价4880 元/吨,承兑加50 元/吨,六月一日起开始执行。从国内看,国内钾肥供给稳定,主要生产企业正常生产,然而区域性疫情导致物流不畅,市场流通现货减少。进口钾肥方面,边贸到货和港口钾肥新船到港量增加,然而前期港口库存持续消耗,目前港口库存还在低位。需求方面,国内氯化钾需求平稳。海外方面,海外氯化钾延续供应紧张的局势,价格高位。本周氯化钾(60%粉,青海盐湖)到站价为4880 元/吨,周环比上调500 元/吨;氯化钾(温哥华)价格为1040 元/吨,较上周持平。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新材料迎快速发展:

  (1)对于传统大宗化工品而言,“双碳”对供给的影响巨大:长期看将加速供给侧优化,产能向龙头集中,“强者恒强”产业趋势将进一步演绎;短期因“缺电”、“双碳”目标带来的集中限产后续或有所放宽,细分领域供给或将边际宽松,精细品、制品端或将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

  (2)对于新能源、高端制造的高附加值新材料,其需求有望在政策的鼓励下迎来显著增长。“双碳”目标将带来国内产业的重大变革,在政策驱动下,新能源产业链有望随着下游需求迅速壮大;另一方面,近年来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叠加“双碳”背景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内部分关键材料迎国产替代。

  (3)行业景气度分化背景下,部分子行业供需格局仍将向好,特别是部分受疫情影响需求尚未修复、因部分地区“一刀切”的能耗双控政策导致上下游开工受限的细分领域,或将于后疫情时期迎来盈利修复。

  投资策略:“双碳”背景下,产业已迎变革,三大主线着手,把握2022 年化工行业投资机会。

  (1)强者恒强继续强化,锁定产业格局重塑关键力量。安环趋严、“双碳”目标明确,具备一体化、规模化、低成本优势的领先企业护城河持续强化: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中国巨石以及民营大炼化标的。

  (2)行业分化,精选行业盈利迎修复。疫情影响减弱带动需求向好,行业供需紧平衡不变;限电限产对开工率影响有望减弱,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增厚企业利润。关注涤纶长丝等化纤产品,轮胎、催化材料等汽车产业链化工品。

  (3)产业变革趋势促新材料成长机遇。“双碳”背景下,能源革命进行时,光伏与电动车产业大趋势确定性强;进口替代等产业趋势带来相关子行业成长机会。

  继续把握三条核心主线,掘金2022 年化工行业投资机会。

  (1)中长线继续锁定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力量:国内化工产业发展阶段自2016 年供给侧改革以来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安环趋严背景下,领先企业竞争优势不断凸显,而随着“双碳”目标明确,化工行业强者恒强的趋势进一步确立,具备一体化、规模化、低成本优势的领先企业护城河持续强化。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中国巨石以及民营大炼化等化工核心资产。

  (2)中线拥抱产业发展大趋势,部分新材料赛道迎来历史性机遇:化工行业作为连接上游资源品与下游制造业的重要环节,产品覆盖高端制造、前沿科技、民生消费等各个领域。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的变革已为相关化工材料带来历史性机遇,拥抱产业发展新趋势、全球产业链重构新机遇、消费升级新需求三大主线。建议关注:享受全球汽车电动化浪潮——锂电材料(四大电芯主材及相关辅材等);新能源革命下的光伏行业黄金时代——光伏材料(组件材料及辅材等);逆全球化背景下“卡脖子”关键材料加速国产替代机遇——半导体材料;消费升级背景下的产品新需求——食品添加剂等。

  (3)短期把握供需缺口带来的化工品高景气:供需两端入手,精选供需持续紧平衡的高景气化工品。需求端来看,其下游需求或受产业大趋势拉动、或受终端领域自疫情底部复苏提振、或受海外大宽松背景下的政策刺激驱动,整体上需求持续向好。供给端来看,原有产能开工弹性已至极限,新产能投产时机未至,即时的新增量有限,导致化工品供需紧平衡,部分产品受到“能耗双控”影响供给端大幅缩减,导致产品供需趋紧,盈利有望持续高景气。建议关注:MDI、钛白粉、PVC、丙烯酸及酯等地产(后)周期产业链相关化工品;粮食等全球农作物涨价背景下,尿素、磷肥等需求大幅增长的农化品;涤纶长丝、DMF、醋酸等纺服产业链化纤产品;新能源上游材料、硅化工、氟化工等部分供需格局趋好的化工品。

  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中国巨石、桐昆股份、华峰化学、东方盛虹、恒力石化、卫星化学、龙佰集团、荣盛石化、利尔化学、万润股份、福斯特(兴证电新组共同覆盖)、新宙邦、雅克科技等。

  风险提示:化工产品需求不达预期的风险,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风险,环保落实不力的风险。

(文章来源:兴业证券)

文章来源:兴业证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