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7影院免费看大片 https://www.6117.xyz
观点:疫情导致经济复苏滞后,多方数据也显示经济寻底还有反复,目前并未有明显的企稳迹象。经济增长的压力依旧对市场有抑制,在政策托底以及货币宽松周期的支撑下,市场整体还是震荡筑底的过程。不过,随着新的经济数据的提振,经济逐步由衰退走向复苏,对市场带来提振。短期,经济和金融数据整体向好,经济复苏一致性预期逐步增强,海外市场集体走低下,A股的独立行情愈演愈烈,修复性行情仍有后继续上行的空间,但6月底以及即将到来的7月,随着中报业绩预期的落地,市场最大的隐忧或将出现,对于连续上行的行情来说,或有一定的抑制。
4月27日反弹以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约15%,深成指上涨超过20%,而“双创板”上涨均超25%。显然,除了沪指,主要指数基本迎来了技术性的牛市。而从具体的风格和板块上看,小盘成长股是此轮反弹以来表现最为强势的,而大盘价值股整体落后,走势相对低迷。按照市场共振的理论,接下来大概率事件沪指还有上行,也达到所谓的技术牛的状态。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那么接下来大盘蓝筹股就还有表现,一些低估值的价值股就仍有补涨的可能。当然,抛开理论,仅从市场近期的风格看,整体也是在偏向大盘价值股,尤其是证券板块带领指数上冲3300点之后,这种表现就逐步明显。而万亿成交之后的存量博弈看,成长股开始分化,价值股的倾斜度在加强。因此,对于金融、地产以及白酒等大盘股的关注,从阶段上,可能需要稍微倾斜一下。
当然,对于成长股来说,6月底开始也或将面临分化的格局。一方面,疫情影响经济不济之下,中报业绩或是硬伤,很多成长股业绩承压,对股价也或有抑制;另一方面,海外美联储加息周期下,对成长股整体估值承压;此外,5月以来连续的上行,阶段资金获利出逃的需求也在增加。
所以,6月底之后,中报业绩的不振,或是市场最大的担忧。但与此同时,对于高景气的板块,或许是最大利好。而这种影响之下,市场可能出现较大波动,但鉴于市场情绪和热情的不断提升,结构性行情还将延续,如果能把握节奏,依然可以有不错的收获。当然,即便指数有回落,那么对于具备业绩支撑的品种,也或是比较好的低吸的时机。
因此,从当前至中报业绩前后,整体的持仓可考虑适当减持,保持5成左右,目的还是等待市场做出新的方向选择以及可能的宽幅震荡。不过,如果权重股迎来补涨,那么指数也仍有上冲扩大修复空间的趋势。所以,对于低位的低估值品种,仍可持仓保持观望。
(文章来源:巨丰财经)
文章来源:巨丰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