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与国际经济格局重构

赚钱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500篇推送

19世纪中期,美、日和欧洲主要经济体经历了以电器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使用以及电讯事业蓬勃发展为代表的经济变革,史称第二次工业革命。钢铁、化工、电力和汽车等以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登上历史舞台,小型、专业化、业主经营模式的企业逐渐让位给大型、横纵向一体化、以管理为导向的大中型企业。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这一转变期间,战争爆发对协约国和同盟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这一事件是否改变了工业革命背景下交战双方、乃至全球原有的经济发展轨迹和格局?Fertik和Lamoreaux使用历史的眼光重新解读了一战前后各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创新有效提升了企业生产能力,使大型工厂集中生产变为可能,如钢铁、化工和汽车行业。这些行业获得规模效益的关键在于维持高产能水平下平稳运行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具备向后吸收原材料或向前融入分销的整合能力。一战前夕,不同国家处于这一进程的不同阶段,在获胜的协约国中,美国走的相对较远。Edwards(1975)追踪了1919年美国排名前100家企业的经营行为,发现即使过了半个世纪它们当中也很少有经历过清算或衰退的情况。显然,这种稳定性与战争关系不大。英国大型企业的发展遵循了与美国相似的时间轨迹,但整体幅度较小。法国大型企业的成长多发生在二战后。

对英法来说,作者认为战争爆发并不是改变两国商业发展轨迹的变革性事件。英国大型企业的发展规模在一战爆发前就远超法国,1907—1912年间资本规模超过200万镑的英国企业有93家,对比同时期法国只有21家。到1929年,资本规模超过300万英镑的英国企业达到了186家,而法国仅有2家。可以看出,英、法国内大型企业的发展趋势战前与战后基本吻合。也就是说,战争就大型企业的发展而言,很难看出原有趋势的中断。尽管战争会导致严重的宏观经济混乱,对企业的业务会造成重大干扰,但并没有改变它们原本的发展轨迹。

对于协约国,一战导致的一个重要变化是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犹如旭日悄然上升,而昔日的老牌帝国英国则似昨日黄花逐渐衰落。虽然这种变化是由战争所具体化的,但事实上它是长期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国在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产出和1910年左右的人均工业产出上都超过了英国,战时的GDP增长更是一骑绝尘,仅1918年稍有放缓(见图1)。

图 1 一战主要参战国实际GDP增长率(以1913年为100)*

德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唯一一个产生了与美国类似企业巨擘的经济体,在一战期间却出现了戏剧性转变。其原因很简单,德国是战败国的技术引领者。战败后的领土损失打乱了德国重工业地区的经济地理,战争对银行系统的彻底破坏也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影响了商业发展趋势。随着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和国内财政的逐步稳定[1],德国的工业化发展环境趋紧,加上德国迫切需要增加出口以维持就业和平衡收支,这就推动德国银行和工业部门走到一起共同游说德国政府提供信贷便利。

此时,德国出口部门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海外市场,凡尔赛合约使德国的海外帝国以及大部分前奥斯曼帝国都被置于战胜国的“委任统治”之下[2]。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各国新旧政府纷纷使用经济手段去努力实现政治自治,如发展工业化道路,这一方案的实施就可能需要国外资本援助。在20世纪20年代,多数国家遵守1914年以前的主权借款规则,从纽约、伦敦和巴黎资本市场获得实施工业化计划的长期资本。然而30年代的大萧条造成了史上最大的主权违约浪潮,使债权国(美英法)政府进退两难,既要优先考虑债券持有人的需求,又要承担着支持出口来稳定就业的压力。而德国,由于战败国的身份,几乎所有的海外索赔都被取消,这意味着德国出口商不再那么纠结于外债问题,一旦战争造成的混乱稳定下来,德国工业将比任何竞争对手都能更加集中、更加直接的获得海外市场。

实际上,德国政府就试图利用国内的经济困境以及极右势力的崛起来赢得债权人的让步,这些债权人正是他们在一战中的敌人。作为历届德国政府决定拖欠国家国际债务的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是:德国开始了一个有选择地脱离经济关系的过程,特别是与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关系,支持与东南欧、中东、拉丁美洲和东亚较贫穷但独立的国家建立关系(见表1)。也就是说,德国政府、工业部门与民族主义通过构建统一联盟,在大萧条和国际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将工业化作为了巩固国家主权的一种方式。

表 1 与“经济集团”的贸易占国家贸易总额的百分比*

如果将二十世纪三分之二的混乱归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遗症”,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战也是导致欧洲各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生产模式美国化的催化剂,只是在二战后才最终完成转型。一战后的经济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广泛民族主义爆发,导致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全球重组。

与美、英、法相比,稳定后的德国反而拥有最自由的手,在争取新的市场和原材料来源地方面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功,后期随着希特勒的扩张主义野心越来越明显,这一政策也越来越具有地缘战略色彩。总的来说,就经济层面而言,一战加快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扩散速度,也改变了传播条件,给予新兴国家能够以更为强大的手段来塑造自己的发展。

* 引自By E . The Economics of World War I[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处置德国赔款的计划。

[2]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

* 引自Milanovic B . Income convergence during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1919-39[J].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3, 12(5):888-91.

文献来源: Fertik E , Lamoreaux N R . World War I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NBER Working Papers, 2020.

“量化历史研究”公众号由陈志武(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原耶鲁大学教授)和龙登高(清华大学教授)及其团队——林展(中国人民大学)、熊金武(中国政法大学)、何石军(武汉大学)、蒋勤(上海交通大学)、彭雪梅(中山大学)等人负责。向学界和业界朋友,定期推送量化历史研究经典、前沿文献。同时作为“量化历史讲习班”信息交流平台。喜欢我们的朋友请搜寻公众号:QuantitativeHistory,或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轮值主编:何石军 责任编辑:彭雪梅

上一篇:

下一篇: